首页>篇章详情

解读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理论

作者:
吴晨若男 徐弢 WuChenruonan XuTao
出版日期:
2021年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15 MB
报告字数:
12768字
所属图书: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9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以后,关于平等的焦点逐步由政治权利平等转向分配平等,同时有关于平等与自由间的论战愈演愈烈。众多政治哲学家都在试图寻找平等问题的出路,但是其理论大都存在各种缺陷。经济学家、哲学家阿玛蒂亚·森在此时提出了关于平等的中心问题——“何种平等”,从人际相异性的角度论证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存在的必然性,为平等主义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森着重对功利主义、自由至上主义与罗尔斯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可行能力平等观。为了回答平等的中心问题,对平等的价值目标进行必要的评估,森提出了能力分析法,运用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对评估目标进行正向排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能力平等观的核心变量——“实质自由”。森将平等与自由相互调和,从一个新的道路解决平等与自由之间何者优先的问题,在先验主义平等观的理论缺陷难以调和时,森从实际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平等观,为20世纪平等主义思想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本文旨在对森的可行能力平等观进行清晰的阐述和解读,厘清森的平等观的逻辑体系,还原森以“实质自由”为核心的可行能力平等观和对平等中心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平等观“实质自由”能力分析法

作者简介:

吴晨若男:吴晨若男(1997~ ),女,湖北大学哲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

徐弢:徐弢(1983~ ),男,哲学博士,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

WuChenruonan:

XuTao: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何种平等——“中心问题”
  • (一)人际相异性(diversity of human beings)和用以评价平等的变量的多样性
  • (二)与平等同等重要的自由
一种评价的方法——能力分析法
  • (一)理论与分析的起点:可行能力
  • (二)可行能力集与能力分析法
  • (三)对能力分析法的补充——自由的区分
·对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平等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