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化的视角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就是其从传统农村社会“个体—家庭”及“个体—集体”两条轴线中“脱嵌”,并重新在城市社会中“嵌入”的过程。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与农村社会的个体化是相伴出现的,并非同步,这也是造成个人风险与社会风险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制度及政策的变革是促使农业转移人口与传统农村社会“脱嵌”的直接原因,城市“嵌入”的过程又必须在城市社会现有制度及体系框架中进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嵌入”需要对其原有社会性消失的地方进行再造。当因群体性原因导致“嵌入”产生困难时,就有可能导致这一群体整体被城市社会边缘化的后果。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嵌入个体化脱嵌
张方旭:张方旭,社会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等。
文军:文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