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后期到战国时代,以齐桓、晋文为代表的“五霸”是大多数君主效法的对象。与此同时,从《论语》到《公羊传》《穀梁传》《孟子》和《荀子》等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学者对“霸”作为一种驳杂或矛盾的“中间状态”的界定包含了对其事功的有限认可和对其伦理失序行为的深刻批评。孟子和荀子更进一步指出“霸”的模仿者实际上已经走到了与五霸不尽相同的历史关口,他们有能力,也应该超越“霸道”而实现对“王道”的追求。
霸道王道王霸之辨
王沁凌:王沁凌,1986年生,宁夏银川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先秦哲学、《春秋》学研究。
Wang,Qinling:Lecturer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Lanzhou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