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人工智能传播中的伦理风险及其治理

作者:
杜盼盼
出版日期:
2021年1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02 MB
报告字数:
11602字
所属图书:
应用伦理研究(第4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信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要素,时空性、生产性和流动性是其基本属性,它们构成了信息的存在形态。不同的信息存在形态形塑着不同的人类文明。智能传播是人类运用机器对信息存在形态的一次革命性跃迁,它推动了从信息收集、生产和传递的整个传播链条的结构性转型,这必然对人类既有文明产生重大的冲击。在信息收集上,“无时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实现了信息抓取的超时空性、指数级可及性和“记忆”性,这实现了对人类身体“圆形监狱”式的完美监控,导致了个体的隐私权、知情权、被遗忘权等信息之于人的尊严的诸多权利遭受到挑战。在信息生产上,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信息生产的自主性和信息传递的精准推送,这实现了对人的精神、思想和偏好的控制,导致了难以追责、价值极化、算法黑箱、“信息茧房”、文明冲突等伦理风险。不仅如此,智能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更容易操纵在极少数资本家、政客和技术专家手中,他们能够运用这些信息实现对大多数人的身体和精神的操控,制造更加严重的两极分化和不平等。面对智能传播所带来的伦理风险,人类应当不断对其进行反思与批判,从信息、算法、平台和受众四个层面建构一套伦理治理体系,以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

关键词:

伦理风险人工智能传播伦理治理

作者简介:

杜盼盼:杜盼盼(1991~ ),女,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人工智能传播的运行机制
·人工智能传播的伦理风险
·人工智能传播的伦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