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社会资本”在场刍论——以财产的双重属性为视角

作者:
刘长军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988.01 KB
报告字数:
7689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第七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财产体现出“人对自然界的关系(物质内容)”以及人们之间的“共同的活动方式(社会形式)”的双重属性,农村公共财产亦然。在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全球化转型语境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公共财产的多元互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建构,以及农村公共财产治理绩效的提高都离不开社会资本的在场:不仅需要静态意义上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实体性社会资本,而且也离不开信任、互惠、合作等关系性社会资本(社会结构资源)。

关键词:

财产双重属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实体性社会资本关系性社会资本

作者简介:

刘长军:刘长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目录
·实体性社会资本的在场
·关系性社会资本的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