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战争泥淖中的党机器

作者:
王奇生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7696字
所属图书:
党员、党权与党争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介绍抗战八年中,国民党的组织规模空前膨胀。在国统区,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了县以下的农村基层社会,其扩张和渗透能力达到了它建党和执政以来所未有的鼎盛。然而,由于国民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组织功能障碍和内在积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疏通和清除,战时党组织在量上的膨胀和扩张,不仅没有显示出党力的强健和壮大,相反却出现组织涣散与组织扩充同步增长的情形。
关键词:

国民党党员党员社会构成国民党党务

作者简介:

王奇生:湖南湘乡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本科、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曾任职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讲师、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留学史、中国现代政党史、中华民国史与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等研究,代表性著作有《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合著)、《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主编)等。其中《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一书获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0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一;《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一书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文章目录
党势扩张与党员构成的变化
  • 党员数量
  • 党员的地域分布
  • 党员的社会构成
战时党员吸纳机制
  • 五花八门的入党方式
  • 党员数目是一笔糊涂账
基层:空、穷、弱、散
  • 区分部
  • 挂名党员
  • 党纪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