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审美意蕴——以生存实践论为视角的解读

作者:
出版日期:
2023年9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12 MB
报告字数:
11852字
所属图书:
哲学沉思与审美沉思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对于马克思来说,哲学不是形而上学的思辨,哲学作为人类的精神武器,只有不断地超越现有的、给定的视域,才能成为学识汇聚和理论前瞻的高平台。马克思站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在研究不同的哲学问题时,有着不同层次和结构的视域、多面多维的理论语境,并根据实践和理论创新的需要切入不同的论域。而今,我们要正确解读马克思哲学,同样应当有多种论域。在笔者看来,生存实践论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一个现实论域。在这一论域中,我们发现:马克思基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从实践活动所开启的生存视界中而阐述的新的哲学观,将实践提升为哲学的一个奠基性范畴,不仅有助于使人的生存问题向人自身敞开,而且有助于体现哲学在对待人类生存问题上的理论自觉,并实际上导致了因获得生存论的向度而引来了审美意蕴的凸显。在这一论域中,马克思强调的是,要让能动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成为哲学思考的真正基础,要让自由自觉的、对象性的审美观蕴含于哲学实践观之中。本文以生存实践论为视角,对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审美意蕴,做一些解读。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