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北京市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及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研究

作者:
北京市党建研究会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4年11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37 MB
报告字数:
9946字
所属图书:
北京党的建设研究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总结归纳了新时代北京市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讲政治、能扛活、有情怀、敢斗争的突出特点,深入分析了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针对问题,报告最后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持续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进一步厘清职责权限;完善和规范问责制度,减轻基层压力和内耗;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把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畅通基层干部发展通道,激发工作干劲和动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正确履职用权。

关键词:

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精神乡镇(街道)领导干部

作者简介:

北京市党建研究会课题组:课题组组长:尤文虎,北京市党建研究所所长,北京市党建研究会秘书长。课题组成员:曹德贵,北京市党建研究所调研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张振华,北京市党建研究所调研处副处长;王雪,时任北京市党建研究所调研处一级主任科员;黄山,时任北京市党建研究所调研处二级主任科员。

文章目录
·新时代北京市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及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基本情况
北京市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 (一)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处在抓落实的第一线,客观上工作忙、头绪多、压力大,但主观评价上存在自我评价与上级、群众评价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的现象,影响担当作为和干事创业精神状态
  • (二)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标准高、任务重,一些乡镇(街道)“小马拉大车”“小锅摊大饼”,领导干部面临“权小责大”“接不住、必须接”的现实矛盾
  • (三)问责是党组织职责所在、推动工作所需,但一些地方和单位问责泛化、动辄得咎,导致乡镇(街道)干部面临较大压力
  • (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隐形变异,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要么被动应对、消极作为,要么用新的形式主义应对官僚主义
  • (五)乡镇(街道)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亟须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干实事创业绩,但个别乡镇(街道)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存在政绩观偏差、异化、错位现象
  • (六)有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梯次搭配不合理,出现个别领导干部能干上不去、想干没平台、年轻干部等提拔的现象
激励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对策建议
  • (一)持续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进一步厘清职责权限
  • (二)完善和规范问责制度,减轻基层压力和内耗
  • (三)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把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
  • (四)畅通基层干部发展通道,激发工作干劲和动力
  • (五)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正确履职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