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刍议

作者:
宣杰 陈星宇
出版日期:
2024年4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16 MB
报告字数:
18926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 2023年第2期 总第10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文化发展是一种由内因发动并相对独立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呈现出精神基因的遗传性、文化根脉的可溯性与文化生态的系统性等特点。从文化发展史来看,文化的发展伦理及制度伦理都可以作学理阐释:历史上有不同态势的文化生长,其背后有相对应的制度环境因素。从文化生长的现实条件来看,可持续的善的文化生长必须具有友好的制度环境。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文化生长理念,阐明文化生长的中国样态,分析融入正式政策文本的文化生长理念与语言,“马克思主义文化生态观”便有了提出的可能性与初步的学理呈现。以此来思考当代文化发展繁荣的国家战略,应重视亲善文化制度环境的有效建构与文化生态的科学治理。
关键词:

制度伦理文化发展观文化生态治理

作者简介:

宣杰:法学博士,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伦理、文化哲学。

陈星宇:菲律宾圣保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铜仁学院党政办公室科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体制改革与治理现代化。

文章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的提出何以可能
·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的文化生长理念
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的中国样态
  • (一)辩证法的内因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 (二)文化的根系——基因论是文化发展观的理论逻辑
  • (三)文化繁荣理念是文化发展观的现实样态
文化生长态势与制度伦理省思
  • (一)文化负态生长及制度伦理分析
  • (二)文化正态生长及制度伦理分析
  • (三)文化制度环境发展的伦理省思
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的文化生态治理
  • (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重构文化治理理念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生长
  • (三)坚持文化资源库的建设与保护
  • (四)守护文化生态完整与保持颜色辨识
  • (五)完善文化生长的激励机制
  • (六)坚守以人为本的文化生长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