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逻辑理路与实践向度
作者:
徐茂华
张铭月
出版日期:
2024年4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13 MB
报告字数:
17109字
所属图书: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 2023年第2期 总第10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4.131-149
欧阳恩良
摘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把握,这一思想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营养,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牺牲人与自然关系为代价的现代化模式的反思与超越,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需要从改正生态观念入手,不仅要形成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还需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双管齐下,以此来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进路
作者简介:
徐茂华:
博士,教授,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张铭月: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报告
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成机理
江苏农民现代化素质发展报告
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中国样式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进展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方法、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思想演进与实践逻辑
中国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之路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前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章目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逻辑理路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逻辑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逻辑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逻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向度
(一)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二)走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道路
(三)倡导节约、环保、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
(四)推动环境污染预防和生态系统修复双管齐下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