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舍雷提出作为方法的“文学哲学”,试图延续古老的诗哲之争,并给出当代解释。他指出“批评”的对象并非给定的文学作品,批评作为一种理论性实践,其对象不是给定的,而是逐渐被发现的。文学潜在意义的激活必然需要作为“再生产”的批评,批评就此与文学“本身”直接相关。他进而提出一种“文学哲学”的批评(阅读)方法,读者(批评家)的任务被确定为领悟文学中的哲学教诲,即通过哲学式解读,在尊重文学智性贡献的前提下促成诗与哲学的握手言和。比较马舍雷与巴迪欧对“文学在思考什么”的解答,我们可以发现马舍雷将诗汇入哲学之思,巴迪欧则提醒我们文学的特性始终在语言、真实、虚构的空间中浮动,它本身就是一种事件性的生产实践。马舍雷“文学哲学”的命意即在对诗之古老智慧的守护,对批评作为同样古老的阐释技艺的保存,这是立足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需要承续的思想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