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希勒关于“金融之美”的实质及其悖论

作者:
宁殿霞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1.01 MB
报告字数:
14034字
所属图书:
资本金融权力体系的哲学批判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希勒的“金融之美”在于它为人类所有活动提供帮助;撮合交易,分享财富;通过为个人目标提供服务实现社会多元化。“金融之美”内在地蕴含着资本权力整体性趋向的三大原理:在服务大众中实现时间的整体性趋向;在均衡发展中实现空间的整体性趋向;在资本的内在否定性规律中实现时空叠加与流动的整体性趋向。希勒的“金融之美”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然而从资本金融与货币金融的不同功能来看,希勒的“金融之美”更多地体现在货币金融的层面,而在资本金融更剧烈的两极分化面前却陷入审美悖论。事实上,在金融化世界中,作为方法论的“金融之美”不仅要从肯定的方面去理解,而且要从否定的方面去理解;作为实践的“金融之美”应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资本金融的创新层面以服务人民大众的共享理念加以操作。

关键词:

金融服务社会多元化货币金融

作者简介:

宁殿霞:宁殿霞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经济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荣获第十四届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第十五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文章目录
“金融之美”的表层现象与金融民主化
  • (一)金融为人类各种活动提供帮助
  • (二)金融通过撮合交易分享财富
  • (三)金融通过服务个人目标实现社会多元化
“金融之美”的深层原理与资本权力整体性趋向
  • (一)服务大众:时间的整体性趋向
  • (二)均衡发展:空间的整体性趋向
  • (三)资本内在否定性规律:时空叠加与流动的整体性趋向
“金融之美”的审美局限及其反思
  • (一)希勒眼中“金融之美”的美学价值及其虚幻性
  • (二)资本金融视野中“金融民主化”的偏差
  • (三)金融化与全球化的并行与叠加
  • (四)“金融之美”的内在悖论及其审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