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金融之美”的历史向度反思

作者:
宁殿霞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021.1 KB
报告字数:
13755字
所属图书:
资本金融权力体系的哲学批判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金融化进程使人成为资本总体性的一种过渡,金融的本性是现代人自我交战的根源,个体内在精神结构被改变(人与自身)、资本权力更趋向于人的意志(人与资本)、历史的时间空间在人的意识领域被重组(人与历史)。金融的历史化是人类金融实践的历史结晶,构成“金融之美”的不竭动力来自三方面自然力的历史化和消耗,即人的自然力、社会劳动自然力、自然界自然力的历史化和消耗。对“金融之美”的思考实际上是在深层次上诉求金融文明的历史上升运动,内在地包含着三方面的历史化进程,即“金融之美”内在的对抗与张力、对民族国家界限的挑战以及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二律背反。如果说金融是美的,那么其在深层次上是美与恶的辩证统一。没有历史化的考察就上升不到人文精神的高度,就历史向度而言,毫无疑问,金融是美的,但是它在何等意义上是美的?仅仅是感觉主义单向度的美吗?绝不是,在现代性的框架内,审美必须上升到否定主义美学的高度才能显现出事物真正的美。所以对金融化世界的审美,从肯定方面着眼的同时,还必须从否定的方面着眼,也就是从金融化世界内生的对抗性、矛盾性出发,探究并发现这一世界历史向度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金融化进程历史性反思资本总体性

作者简介:

宁殿霞:宁殿霞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经济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专业领域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荣获第十四届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第十五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文章目录
人是过渡:金融化与人的生存境遇
  • (一)金融化与个体精神结构的改变
  • (二)金融化与资本权力的自由意志
  • (三)金融化与历史时间空间在意识领域的重组
“金融之美”的历史化内涵:资本对自然力的吮吸
  • (一)金融化与人的自然力的历史化和消耗
  • (二)金融化与社会劳动自然力的历史化和消耗
  • (三)金融化与自然界自然力的历史化和消耗
金融文明的诉求与“金融之美”的历史向度反思
  • (一)“金融之美”的内在对抗性
  • (二)“金融之美”对民族国家的挑战
  • (三)“金融之美”: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二律背反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