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体系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新一轮产业革命。面对产业革命已经或可能引发的多重后果,研究者们借助共享经济、数字资本、数字劳动等术语,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相关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研究多聚焦于数字资本的剥削性、数字平台对劳动的重组性、数据生产的社会后果及数字拜物教等议题,而较少就数字技术条件下人类日常生活境况的变化进行专题研究。为了深化对数字技术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认识,我们有必要从日常生活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之间的关系入手,阐明日常生活数字化的表征、生成及本质。这一研究将立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总体性视域,将日常生活领域视作资本积累和流通的总体秩序的必要环节。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0页。本文的分析表明,日常生活的数字化在顺应资本积累需要、缓解资本积累既有矛盾的同时,也在新的层面衍生出新的矛盾。数字资本不仅对传统商业资本构成极大的冲击,也凭借对数据的垄断权力支配了大量产业资本,更不用说数字资本与金融资本运作之间所具有的既依存又对抗的关系。总体而言,数字资本的兴起不仅未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的困境,反倒使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呈现出更为复杂、更为微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