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三部法规文件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即将实行,这套法规“组合拳”,标志着我国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的顶层设计基本建成,也是中国进行数字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数字时代已经来临,势不可挡,在蒂姆·梅的眼中,一盘普通的音乐数字带中可以藏下一个电脑硬盘中所有数据的编码信息,这意味着“要阻止信息的越界流动是一件毫无希望的事情”凯文·凯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张行舟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第321页。,因此我们需要正视这一问题,因为“从长远和根本上说,中国必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数字数据生产国与需求国”李慎明:《数字中国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兼论建议成立国家数字科学实验室及国家生命科学实验室、国家海洋科学实验室、国家太空科学实验室》,《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2期。。伴随数字时代来临的还有数字资本主义、数据垄断、数据殖民等一系列新的风险。外媒显示,“数字帝国主义”闫勇、吕泽华:《“数字帝国主义”背后的文化侵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24日。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帝国主义通过技术传播价值,通过高科技的数字产品和网络主动传播其文化,数字帝国主义相对于老式帝国主义而言,“圣经和枪是一起传播的”《外媒:欢迎来到数字帝国时代》,http://www.nytimes.com/2015/06/07/magazine/welcome-to-the-age-of-digital-imperialism.html。,他们热衷于在数据空间推行数据殖民主义。2016年,Facebook(脸书)在印度遭禁,安德烈森被批判,麻省理工学院伊桑·朱克曼站出来说:“我认为,这个项目既有殖民主义色彩,又有欺骗性。”《“脸书”带来数字殖民主义?》,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2/16/c_128723724.htm。埃默里大学教授迪皮卡·巴赫总结了脸书与殖民主义的相似之处:“1.像救世主一样驾临;2.漫不经心地使用平等、民主和基本权利等字眼;3.掩盖长远的利润动机;等等。”《“脸书”带来数字殖民主义?》,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2/16/c_128723724.htm。可见,数据殖民塑造新型帝国主义,在大数据时代,帝国主义的掠夺范围从现实世界扩张到虚拟世界,从物质领域扩张到数字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面对当今世界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习近平心中的“数字中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013332166794718&wfr=spider&for=pc。等,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中国建设不得不警惕“以资本为中心”的数据殖民风险,积极“消弭数字鸿沟”,让大数据彻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