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结论

作者:
谢霄男 唐元松
出版日期:
2024年1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814.65 KB
报告字数:
13031字
所属图书: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正确理解、避免误解、驳斥曲解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寻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了解中国,就不能不了解中国式价值观。而要了解中国式价值观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就不能不从“根”上求索。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正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之“根”。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与中国式现代化是相互成就的。有“价值之根”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文化激荡的时代背景下站稳了脚跟,而深蕴传统价值根基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与拓展中,让源自古代中国的优秀传统价值观焕发出现代的生命活力。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的传统价值立场、传统价值目标、传统价值思维以及传统价值路径,对其进行学理性透析,有助于体现优越性、突出超越性、彰显主动性。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学理性透析

作者简介:

谢霄男:特聘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法学博士。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东莞党建研究院研究员。专长于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执政党建设基本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5项,在《求实》《新疆社会科学》《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专著《马克思社会发展合力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实现“中国梦”的合力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中华传统文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与路径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唐元松:中山大学法学博士,东莞理工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东莞理工学院新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东莞党建研究院负责人。专长于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当代中国政治主导研究》《东莞社会管理研究》等。曾获广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年会论文一等奖、广东省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东莞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文章目录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研究有助于“体现优越性”
  • (一)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
  • (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优越性
  • (三)体现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优越性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研究有助于“突出超越性”
  • (一)在现代化发展逻辑的比较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
  • (二)在现代化运行模式的比较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
  • (三)在现代化实现方式的比较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研究有助于“彰显主动性”
  • (一)在认识现代化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上体现主动性
  • (二)在认识价值观源头与潮头的关系上体现主动性
  • (三)在认识价值观积垢与除垢的关系上体现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