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代农村社会的研究中,学者大多需借助民国时期所做的各类调查和统计。这些调查主要是典型调查,在利用时其“典型性”和“代表性”存在问题。相关统计或因过于宏观,遮蔽了细节;或因对统计对象交代不清,存在利用上的困难。抗战胜利后,1946年由中共胶东区党委所做的胶东三区挨户调查,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全面调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问题。该调查主要涉及农村阶级和土地关系的变化,呈现了近百村上万户村民在抗战时期的生产、生活情况。这批调查既可以被用来做微观的个案分析,也可以做系统的数据统计,对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