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
作者:
杨艳秋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4页
报告大小:
904.63 KB
报告字数:
1966字
所属图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9.123-126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摘要: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理解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突出特性,需要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在这里谈三点认识。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历史
中华文明
古代文明
传统思想
作者简介:
杨艳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相关报告
中华文明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和创新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夯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础
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从吐鲁番文书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统一性的边疆阐释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一体两面之关系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及其世界意义
古代中国尚和传统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特性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与区域史研究的范式创新
文章目录
·
连续性的历史记载,造就了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历史文化传承意识
·
传统思想的生成模式,成就了中华思想演进的承前启后特性
·
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使得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