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社会建设的动态整体论: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

作者:
何雪松
出版日期:
2025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06 MB
报告字数:
1362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2025年第1辑(总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加强社会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必然要求。本文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中国社会建设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动态整体论,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建设。动态整体论强调社会建设是兼顾生态与心态的,是动态演化的,是渐进、累积式的;由“一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两个目标(美好生活和有力社会)、五个要素(民生福祉、结构优化、社会治理、心态秩序、社会文明)”组成。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需要直面社会发展新态势,即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从体系化架构、多元化通道、数智化赋能三个层面出发,实现超大规模国家社会建设的系统性跃升,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一个非西方的社会建设路径。

关键词:

社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动态整体论

作者简介:

何雪松: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等。

文章目录
·社会建设的代表性观点
社会建设的动态整体论
  • (一)社会建设的特征:整体与动态
  • (二)一个中心
  • (三)两个目标
  • (四)五个要素
社会建设的未来挑战及其应对
  • (一)社会建设的两个未来挑战
  • (二)面向未来的社会建设:三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