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必须面对中国的农政问题、构建中国式农政转型道路、建构中国特色的农政理论。为此,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对中国的农政结构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当前中国农政结构呈现多重形态。现代、资本与小农农业构成农业生产的三种典型方式;承包、流转与确权构成农地所有权形态的三种典型权属安排;流动、留守与留居构成农民群体的三种典型异质性形态;记忆、虚空与振兴构成农村社会的三种典型表征。现有经典理论虽然能够分别对中国农政结构的某一形态或某一侧面进行理论阐释,但无一能够独立地阐释中国农政结构的多重形态。究其原因,经典理论本身的局限以及中国特殊的国情是关键。因此,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建构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总体目标框架、符合中国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能够解释中国农政结构的自主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