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后巴黎时代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主要特征与综合评价

作者:
李慧明
出版日期:
2024年5月
报告页数:
42页
报告大小:
1.58 MB
报告字数:
43013字
所属图书: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改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全面跟踪和梳理自2015 年《巴黎协定》达成并在2016 年顺利生效以来,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现实演进及其最新动态特征。然后基于此,着重从历史的视角和比较的角度分析当前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实挑战。
关键词:

主要特征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作者简介:

李慧明: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山东大学环境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法学(国际政治专业)博士,政治学博士后,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气候治理、全球低碳转型、欧盟的生态现代化与国际气候谈判立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战略等。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欧洲研究》《国际观察》《国际展望》《教学与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双碳’目标下中国提升全球气候治理影响力的战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中的软权力建设研究”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其他省级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项。出版学术专著《生态现代化与气候治理——欧盟国际气候谈判立场研究》和译著《全球视野下的环境管治:生态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方法》等。

文章目录
新治理制度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巴黎协定》的“自下而上”治理模式
  • (一)新“自下而上”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 (二)“共区原则”的重构与再造:《巴黎协定》确立的“共区原则”及分析
  • (三)《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完成及其主要内容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制度建设基本完成的意义
  • (一)促使各缔约方开始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其实施《巴黎协定》的国内机制
  • (二)推动实施《巴黎协定》的全球机制进一步完善
  • (三)使全球气候治理长期存在的一些关键争论和分歧得以基本解决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模式下参与主体的变化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领导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 (一)欧盟:雄心与实力间的悖论
  • (二)中国:寻求实力与审慎间的契合
  • (三)美国:特朗普“退出”与拜登“回归”之间的张力
  • (四)全球气候治理绿色合作型领导的显现与大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国际领导责任
对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综合评价
  • (一)《巴黎协定》确立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动员了更加广泛的行为体参与
  • (二)《巴黎协定》维持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新挑战
  • (一)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制度建设的新形势
  • (二)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建设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