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
张海超
出版日期:
2025年4月
报告页数:
43页
报告大小:
999.48 KB
报告字数:
34567字
所属图书:
乡域治理现代化发展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04.18-60
黄振华
张海超
摘要:
学界现有对乡域治理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其对于乡域治理现代化的内涵、问题、举措的探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特别是,缺少对于乡域治理现代化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建构,难以衡量乡域治理的水平,从而为乡域治理现代化提供针对性的优化思路与措施。因此,在对乡域治理现代化进行顶层设计和积极实践的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评估乡域治理效能的指标体系,对乡域治理的具体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各乡域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是推进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在乡域层面更好落实和帮助乡镇切实提升乡域治理水平的必要举措。本文探讨了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将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的具体内容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维度,并基于此建立一、二、三级指标,制定了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
关键词:
指标体系
治理现代化
乡域治理
作者简介:
张海超:
相关报告
《乡域治理现代化发展报告》绪论
乡域党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
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治理关系辨析
乡村民主治理现实案例的深度分析
体系绩效、治理现代化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烟台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
中国整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国家试点“丽水实践”研究
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模式及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文章目录
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的选取及含义
(一)乡域经济建设
(二)乡域政治建设
(三)乡域文化建设
(四)乡域社会建设
(五)乡域生态文明建设
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
1.集体经济发展
2.集体经济监管
3.发展水平
4.产业培育
5.招商引资
6.财税收支
7.财税管理
8.思想宣传
9.群团统战
10.党风廉政
11.理论学习
12.组织建设
13.队伍建设
14.文化基础设施
15.文化活动
16.文化传承与保护
17.文化资源开发
18.移风易俗
19.良风传承
20.基础设施建设
21.公共服务供给
22.应急管理
23.平安建设
24.民主选举
25.民主决策
26.民主管理
27.民主监督
28.民主协商
29.垃圾处理
30.污水处理
31.厕所革命
32.土地污染
33.水污染
34.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