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演变与阶段性特征

作者:
陆小成
出版日期:
2025年1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685.82 KB
报告字数:
7763字
所属图书:
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创新驱动模式研究: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部分主要梳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的演变历程主要包括城镇化起步与波动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前)、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至今)3个阶段。在城镇化起步与波动发展阶段,其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我国经济社会开始恢复发展,城市化开启航程。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其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城镇化进程加快提速;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给城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存在“半城镇化”现象。进入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将“以人为核心”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特别是面向“双碳”目标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原则,依托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生产力发展,将丰富的自然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陆小成:1978年生,湖南耒阳人,中共党员,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清华大学科技政策博士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日本山梨学院大学公派访问学者,兼任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秘书长、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首都发展、公共管理、城市治理、低碳创新等。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民政部、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50多项。出版专著《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首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都发展核心要义》等16部。在《科学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城市发展研究》等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他中文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发表三报一刊理论文章7篇。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20余项。获得民政部、湖北省政府等研究成果奖多项。

文章目录
·城镇化起步与波动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前)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至今)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