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上海文化外宣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
陈凌云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9487字
所属图书: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文化外宣”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着力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综合运用广播影视、图书出版、新闻媒体、学术论坛、重大活动等多种载体与平台,构建了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层次、对象多元化的“大外宣”体系。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协调沟通机制不完善、主体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话语策略有待加强、资金和人才瓶颈制约等问题。本报告在总结和思考上海近期文化外宣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主体参与外宣格局,创新对外文化传播途径,实施差异化传播策略,优化外宣语言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文化上海传播化外

作者简介:

陈凌云: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目录
上海文化外宣工作的基本现状
  • (一)广播影视文化外宣
  • (二)图书出版文化外宣
  • (三)新闻媒体文化外宣
  • (四)学术论坛文化外宣
  • (五)重大活动文化外宣
上海文化外宣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外宣的统筹协调沟通机制尚未建立
  • (二)文化外宣主体相对单一
  • (三)文化外宣缺少针对性
  • (四)文化外宣的话语策略和主题设置需要优化
  • (五)文化外宣面临资金和人才瓶颈
上海进一步推进文化外宣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 (一)加强文化外宣的顶层设计,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
  • (二)推动形成文化外宣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格局
  • (三)创新文化外宣途径和渠道
  • (四)加强受众研究,实施差异化传播策略
  • (五)优化文化外宣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