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经济认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认识论内涵

作者:
易美宇 邓斯雨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大小:
925.7 KB
报告字数:
32623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认识论是人们对于自身认识的形成、运作方式的反思,其目的是获得正确认识事物的认识工具,提升实践活动的能力。人类经济活动是复杂的,准确把握其本质与规律必须借助于哲学认识论的指导。尽管人类的经济活动具有与自然界不同的特殊性,它是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类的经济活动,但从本质上来说,对经济活动运行规律的认识也必须遵循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因此,探讨经济认识论对于把握经济活动规律、构建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关键的环节。
关键词:

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

作者简介:

易美宇:1989年出生,重庆云阳人,上海财经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早期思想和经济哲学研究。

邓斯雨:1988年出生,湖北鄂州人,华东理工大学法学博士,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哲学判定:社会主要矛盾与经济发展驱动力的新变化
  • 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动态统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新时代转型: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新理念的哲学审视:新发展阶段与新发展理念
  •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 新发展阶段需要新发展理念:从“经济增长观”到“经济发展观”的历史转型
  • 经济发展新理念的时代创新:“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新发展阶段
第三节 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哲学高度:“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总布局
  • 唯物史观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定位: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 唯物史观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创新:从“经济”发展到“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 经济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定位:“五位一体”协同发展总体推进
第四节 经济发展新制度的哲学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
  • 基于中国国情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所有制制度的创新
  • 生产与分配、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经济分配制度的创新
  • 经济手段与经济制度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