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近代以来,成为西方哲学发展的重心之一。自笛卡尔以来,当哲学家们大谈主体与客体、认识与世界的时候,他们心里瞄着的还是国家、社会、民族的生存状态,不论他们谈的是认识论哲学还是本体论哲学,其落脚点都是国家政治生活。即使最抽象、晦涩和最唯心的黑格尔,也着力于《法哲学》《历史哲学》,大赞普鲁士皇帝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夸拿破仑是“骑在马背上的绝对精神”。洛克的《政府论》、霍布斯的《利维坦》、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都是代表性的政治哲学著作。正是这一系列的政治哲学著作所提出的“天赋人权论”“生而平等论”“权力制衡论”,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神权至上论”“命运注定论”“权力世袭论”,解放了思想,为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这些政治哲学理论,至今还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