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苏共意识形态的终结

作者:
范树成
出版日期:
2017年1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37573字
所属图书:
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意识形态的最大变化当属苏联的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丧失。这种主导地位的丧失,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的终结,也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终结,而是异化的、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终结。苏联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国家,整个社会也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在这个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它决定着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所以,苏联历来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并取得了很大成就,“苏联的意识形态把社会团结了起来,从而保障了快速的工业化、空前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使苏联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国家,并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苏联倚仗着自己的意识形态而成为全球秩序和世界稳定的一个支点”。但是,苏联在意识形态建设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是根本性的、原则性的、十分严重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成为苏联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苏共意识形态封闭化形式化片面化

作者简介:

范树成:范树成 法学博士,现任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获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教育研究》、《教学与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20余篇论文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新华文摘》、《红旗文稿》、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教育学》,及中国社会科学网、求是理论网、中共中央编译局网、中国政治学网、中国干部学习网、人民论坛网等全文收录、转载、转摘40余次。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

文章目录
苏共意识形态的僭越
  • (一)学术问题意识形态化
  • (二)具体政策的意识形态化
  • (三)意识形态的神圣化与至上化
苏共意识形态的教条化与僵化
  • (一)在经济上固守计划经济思维模式
  • (二)在政治上提出超越阶段论
  • (三)意识形态建设脱离实际
·苏共意识形态的封闭化
·苏共意识形态的蜕变
苏共意识形态宣传的舛错
  • (一)意识形态宣传的虚假化
  • (二)意识形态宣传的形式化
  • (三)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简单封堵
  • (四)意识形态宣传的绝对化和片面化
  • (五)意识形态掌控手段的过分行政化
  • (六)对意识形态宣传领导权的放弃与“舆论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