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国家话语体系的建构

作者:
陈汝东
出版日期:
2016年10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022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学术与话语体系建构(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现代意义上的“话语”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主要以“话语分析”为基本学科形态,20世纪70年代末期传入我国。20世纪中叶也有零星介绍,如Zellig S.Harris《从语素到话语》,李振麟译,《语言学资料》1963年第6期。近年来,话语研究进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目前已成为一个横跨人文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术语。经过21世纪最初几年的蓬勃发展,我国的话语学研究如今呈现出新的态势。2006年有学者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学体系”,2008年后,我国的话语研究范式,逐渐由语言层面扩展到文化等诸多领域,呈现出“从话语内部走向话语秩序、话语文化和话语文明,从个体或群体话语走向国家话语,从国内话语走向国际话语”的趋势;逐渐由微观的学术层面向“中国媒体的语用策略、成因”拓展,由新闻宣传层面上升到执政党的政治理论和思想路线层面,逐渐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术语。施旭:《中国话语研究的发展策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施旭:《试论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体系》,《当代中国话语研究》2008年第1期;施旭:《话语分析的文化转向:试论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动因、目标和策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陈汝东:《论话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施旭:《话语研究方法的中国模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近年来,“国家话语”、“国家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的话语学体系”、“国家话语能力”陈汝东:《论国家话语能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等逐渐成为学术热点,并正在上升到一种国家战略。

关键词:

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论

作者简介:

陈汝东:陈汝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文章目录
·国家话语体系研究的新进展
·国家话语体系建构是一种国家战略
国家话语体系建构的途径和战略
  • 1.全球汉语语境建构战略
  • 2.话语主体培养战略
  • 3.话语生产战略
  • 4.媒体体系建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