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哈萨克斯坦的语言、文字争端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5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1.21 MB
报告字数:
13497字
所属图书:
族体、语言与政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5.129-144
何俊芳
摘要: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曾是苏联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公元前3世纪哈萨克斯坦境内出现了部落联盟和国家组织。公元6世纪中叶至8世纪突厥汗国建立。9~12世纪奥古兹汗国、哈拉汗国建立。11~13世纪契丹人和蒙古鞑靼人侵入。15世纪末哈萨克汗国建立,分为大帐、中帐、小帐。16世纪初基本形成哈萨克部族。18世纪三四十年代,小帐和中帐并入俄罗斯帝国。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苏联
俄语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苏联社会主义对哈萨克斯坦的意义
苏联的双语状况及其发展特点
现代卡尔梅克族的语言情势
苏联时期的语言政策、语言改革与联盟解体
独立初期围绕政权和发展道路的斗争
执政当局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在哈萨克斯坦并未完全泯灭
社会主义在哈萨克斯坦兴衰的启示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食品贸易与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向
中亚五国的语言状况
文章目录
·
哈萨克斯坦的语言使用状况
哈萨克斯坦的语言改革与语言冲突
(一)语言改革
(二)推行国语引起的论争
(三)有关俄语地位问题的争论
(四)语言改革的结果
哈萨克斯坦的文字争端 基里尔还是拉丁字母?
(一)文字变化的历史
(二)基里尔字母还是拉丁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