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以马克思的学术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致汉语马克思的第二个世纪

作者: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21 MB
报告字数:
10729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化探索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899年2月,《万国公报》卷121刊载了由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纂述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其中用一百余字的篇幅介绍了马克思及其关于资本的学说。文中写道:“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吾侪若不早为之所,任其蔓延日广,诚恐遍地球之财币,必将尽入其手。然万一到此时势,当即系富家权尽之时。何也?穷黎既至其时,实已计无复之,不得不出其自有之权,用以安民而救世。”这段概述除称马克思为“英人”有误外,堪称言简意赅。有意思的是,马克思姓名的翻译就用的“马克思”三个汉字。(参见《万国公报》卷121第13页)这是我所直接查阅到的马克思及其学说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出处。1902年10月16日,《新民丛报》出了第18号,其中发表了梁启超的文章《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该文介绍了马克思及其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被译作“麦喀士”。(参见《新民丛报》18号,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十五日)这可能是中国人自己在用汉语写作的文章中第一次谈到马克思及其学说。从那时算起,马克思在汉语中存在的历史已超过了一个世纪。

关键词: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学术精神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