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试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作者:
潘晔 肖陈望
出版日期:
2020年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0270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研究(2019年第2期 总第2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顶层设计,其核心要义根植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两者相契合。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为公、崇尚正义”“天下大同、兼济天下”等理念,为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滋养,体现了继承性发展;另一方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文明交流互鉴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等战略要义,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国际观、“义利相兼”伦理观、包容互补精神、和谐共生思维等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体现出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新型国际关系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

潘晔:潘晔(1966~),女,湖北罗田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肖陈望:肖陈望(1995~),男,湖北鄂州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方向硕士生。

文章目录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要义及其传统文化底蕴
  • 1.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
  • 2.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战略要义
  • 3.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要义蕴含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发展
  • 1.相互尊重的首要原则起源于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
  • 2.公平正义的基本遵循发端于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崇尚正义”的思想
  • 3.合作共赢的根本要求承继于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兼济天下”的思想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国际观的创新性发展
  • 2.“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是对传统文化中“义利相兼”伦理观的融合拓展
  • 3.文明交流互鉴观是对传统文化中包容互补精神的创造性转化
  • 4.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是对传统文化中和谐共生思维的时代性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