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管理的多重效益

作者:
冯建国 薛正旗 段敏杰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大小:
1.25 MB
报告字数:
5443字
所属图书:
生态经济与美丽中国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美丽中国建设,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环境的美化、卫生的整洁,也包括人民素质的提高、文明的进步、心灵的美化、社会的和谐。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具有多重效益。农村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模式不仅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了大量能源和填埋土地,节省了大量运输成本,而且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美化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这是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努力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地发展在理论上阐述比较简单,但在具体实践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慎重探索。本文从农村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入手,初步找到了这样一个统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源头分类循环利用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管理

作者简介:

冯建国:重庆市旅游局旅游安全处调研员。

薛正旗: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段敏杰: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农业发展。

文章目录
农村垃圾源头分类、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做法
  • (一)将全部农村生活垃圾分成五大类
  • (二)发放垃圾分类工具
  • (三)全部垃圾都实行有价收集
  • (四)使用流动垃圾收集车定时、定点流动收集
可以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
  • (一)可以使垃圾减量90%左右
  • (二)可以使垃圾的资源化率提高到95%以上
  • (三)可以使垃圾的无害化率几乎达到100%
  • (四)可以节约90%左右的运输、消纳费
  • (五)每年可以节约650亩左右的土地
  • (六)每年可以节约350万公升汽(柴)油,减排66吨一氧化碳
  • (七)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业生产
  • (八)可以有效地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新农村
  • (九)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生态,培育农村主导产业
  • (十)可以有效地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 (十一)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新模式对农村垃圾管理模式的创新
  • (一)从被动地处理垃圾,转变为主动地开发利用垃圾
  • (二)从单一的混合排放和集中卫生填埋,转变为源头分类、分散地资源化处理与集中卫生填埋相结合
  • (三)由事后政府花大钱治理污染,转变为事先花小钱进行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 (四)由国家专业部门一家处理转变为全民广泛参与
  • (五)从单一的环境安全目标,转变为环境、资源和经济效益多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