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德国公共卫生治理机制与措施
作者:
郭婧
巫琪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1.72 MB
报告字数:
24146字
所属图书:
德国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9.148-170
郑春荣
摘要: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方位挑战,德国政府迅速响应,从法律体系、应急决策与工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完善其公共卫生治理机制,并采取了一系列公共卫生治理措施,如发布旅行警告、切断境外输入性感染源、实施接触限制或封锁政策,推出口罩强制令、“AHA”防疫公式与新冠预警App,增加医疗物资战略储备,加大新冠疫苗研发投入等。在疫情初期德国显示出良好的应对效果,然而随着2020年下半年疫情不断升级蔓延,德国公共卫生治理机制亦显示出其问题和局限性。
关键词:
德国
医疗服务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
公共卫生治理
作者简介:
郭婧:
文学博士,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语言学。
巫琪: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2020~2021年德国内政与外交走势
德国反防疫抗议运动:背景、特征与影响
疫情对德国数字化转型进展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德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布局的影响
2020~2021年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报告
“默克尔4.0政府”第三年: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下的危机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下的古巴模式更新与古共八大
疫情下中德经贸投资关系的韧性与发展前景
失序与动荡:迷失在疫情中的美国大选
面向新发展阶段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2020年度学术发展报告
文章目录
德国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月27日~2月24日):零星确诊,传染链单一
(二)第二阶段(2月25日~4月30日):疫情首次大规模蔓延
(三)第三阶段(5月1日~8月31日):确诊病例增速相对平缓
(四)第四阶段(9月1日~12月31日):持久的第二波疫情
德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卫生治理机制
(一)修订、完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律框架
(二)成立危机应对决策团体和工作团队
(三)建立层次清晰的检测和诊疗体系
德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卫生治理措施
(一)发布旅行警告,切断境外输入性感染源
(二)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实施接触限制或封锁政策
(三)推出口罩强制令、“AHA”防疫公式与新冠预警App
(四)提高防护物资的产量和进口数量,增加医疗物资战略储备
(五)加大新冠疫苗研发投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德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机制与措施的局限
(一)联邦政府与联邦州政府难统一,各州之间防疫政策差异明显
(二)德国民众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给防疫措施的执行带来困难
(三)疫情防控措施的贯彻与德国经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
(四)在边境管控、防疫物资等诸多方面与其他欧盟成员国缺乏协调,影响疫情防控效果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