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坚定信念:赓续红色基因的精神谱系

作者:
闫德亮 李娟 李孟舜
出版日期:
2021年6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大小:
1.04 MB
报告字数:
31563字
所属图书:
传承红色基因的河南探索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精神谱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变得丰富多彩,它犹如生动的链条穿起了在历史和实践中形成的一个个精神“坐标”。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改造、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特征鲜明而内涵厚重的精神个体,进而形成了日臻成熟的精神谱系。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抑或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亿万中原儿女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征程之中,向党和国家贡献了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南水北调精神,并在伟大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中彰显河南元素,它们成为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构成,极大地丰富了精神谱系的内涵,推进了精神谱系的与时俱进,并凸显了旗帜鲜明地坚定理想信念这一精神内核以及“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71703565这一伟大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精神谱系中精神“坐标”的内核,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以担当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其精神要义,深耕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红色基因是精神力量的“元”源泉,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凝聚民族复兴的历史伟力。

赓续红色基因的精神谱系就是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擦亮精神图谱的底色。河南在赓续红色基因的精神谱系过程中,以坚持党的领导为遵循,以坚定的信仰和远大的理想为指导,以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等要素为核心,开创性地锻造出了具有河南特色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环,有力地擎起了中原更加出彩的前进旗帜,为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迈步走向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精神根基。

关键词:

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精神谱系大别山精神

作者简介:

闫德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项;出版《古代神话与早期民族》《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等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5项。

李娟:

李孟舜: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焦裕禄精神永不褪色
  • “在改变兰考自然面貌的斗争中鞠躬尽瘁”
  •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跟党走,他一生都在为党分忧、为党添彩”
  • “结合新的实际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
第二节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
  •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 “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在哪一步都不会过时”
第三节 愚公移山精神逐梦不息
  •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
第四节 大别山精神彪炳史册
  • “28年红旗不倒”
  • “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 “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第五节 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熠熠生辉
  • “宝塔式结构”的公仆群像
  • “如果不能使人民生活越来越好,那就是没有尽到共产党员的责任”
  • “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第六节 南水北调精神光耀千秋
  •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来一点是可以的”
  • “为了国家,马上搬”
  •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第七节 伟大抗疫精神举世瞩目
  • “视疫情为命令”
  • “抗疫斗争铸就伟大精神”
  • “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第八节 脱贫攻坚精神气壮山河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
  •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