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趁火打劫的中俄《满洲里界约》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年11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大小:
1.06 MB
报告字数:
1287字
所属图书:
近代中国与日本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内蒙古地区西北部,水陆以额尔古纳河与俄国为界,陆路自中蒙交界的塔尔巴罕达呼界点起,至额尔古纳河口的阿巴该图止,约有100余公里与俄接壤,水陆两界自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清雍正五年(1727)中俄《恰克图界约》和《阿巴哈·依图界约》划定以来,直至清末200余年迄无变动,随着沙俄侵略势力在北满的扩张,这一带界务纠纷日见增多,俄人非法越界侵占中国土地的事件屡有发生。清政府为杜绝沙俄找借口挑起事端以扩大侵略,于清宣统元年(1909)由外务部照会沙俄政府,经协商,决定双方派员于1910年初会勘满洲里水陆国界。清政府命黑龙江呼伦道宋小濂为勘界委员,沙俄勘界委员为儒达诺夫,双方5月会议于满洲里,历经3个月,会谈十余次,至8月底告一段落;随即会勘水陆边界,于1911年4月间初步勘竣中俄水陆两界。

关键词:

清朝中俄关系 满洲里界约中国疆界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