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国家学术上的话语体系与该国的物质基础相匹配,小国弱国一般很难取得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在16~19世纪中国还貌似强大时,崛起中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学术表示尊敬。老子、孔子等先贤的著作被翻译到欧洲,欧洲汉学于是兴起,一些欧洲思想家受到中国学术思想的启迪,甚至马克思也从中国思想家的贡献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历史 历史学
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城乡关系、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