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价值链理论、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发展中国家的选择

作者:
刘志坚
出版日期:
2022年3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大小:
789.9 KB
报告字数:
16698字
所属图书:
从全球价值链到国家价值链:中国自主开放与创新之路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价值链理论源自对垂直一体化公司竞争优势的探讨,随着探讨范围向产业拓展,相关研究分析了市场主体融入产业体系以取得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式,而价值链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结合,更是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国际性生产的地理和组织特征的分析方法,并揭示了全球产业治理体系的动态性。关于价值链理论的研究,基本遵循了“价值链—价值增值链—全球商品链—全球价值链”的理论主线,同时,从治理、演变与升级等角度对全球价值链进行了系统探讨和分析。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广泛融入全球价值链一度被视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格局下实现工业化道路的有效战略,然而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却普遍出现了被“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发展环节的现象。“贫困化增长”逐渐催生了各国对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如何从被“压榨”与“俘获”中突围,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攀升,也成为理论界所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发展方式产业治理价值链理论

作者简介:

刘志坚:经济学博士,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国内双循环、国家价值链构建、区域均衡发展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决策咨询报告10余份、论文10余篇。

文章目录
价值链理论
  • (一)价值链的形成
  • (二)价值链相关理论的演进
  • (三)价值链驱动机制
  • (四)当前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全球价值链治理下发展中国家的困境
  • (一)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 (二)全球价值链中经济租的产生与分配
  • (三)发展中国家的困境
发展方式转型
  • (一)价值链整合
  • (二)国家价值链的理论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