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勾勒“传统”:欧洲汉学学术传统一瞥

作者:
汪培玮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2.79 MB
报告字数:
15141字
所属图书:
国际儒学论丛(第12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海外汉学研究,尤其是欧洲汉学研究,亟须完成勾勒传统这一基础任务。长久以来在认识接触海外汉学的过程中,有学者无意中陷入“自我—他者”的认知建构情境,以“他者”看待海外汉学,导致各汉学传统的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系统梳理工作尚未完全展开。应当努力悬搁此种认识框架,尊重各汉学传统的内部异质性,从其学术流变入手,总结学术传统。从戴闻达的履历及当时汉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出发,早期欧洲汉学可视作一个相对统一的学术传统,从其著作中可以发现这一传统有着鲜明的共同体意识,以“朴学—翻译”为方法落实其对“文本—作者”的高度重视。早期欧洲汉学传统与中国同期研究路径相似,且双方有对话,有共同发展学术的意识,足以证明应当冲破“自我—他者”固化思维,广泛开展对话,“如其所是”看待海外汉学不同分支的学术传统。

关键词:

汉学研究共同体意识学术传统欧洲汉学戴闻达

作者简介:

汪培玮:汪培玮,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外汉学。

文章目录
·“自我—他者”思维与汉学研究的“主导性”
·早期欧洲汉学传统再讨论
·共同体意识与“文本—作者”中心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