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考察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军队里群众歌曲的流行,强调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在城市的起源,及其在把歌声带到前线的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聂耳等人开创的新的进行曲风格传播甚广,得益于在歌词中加强意识形态内容的创作手法,也得益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0年代中期,这一运动在刘良模的领导下与左翼文艺运动合流,后者致力于推广大众艺术,并创造一种“国防音乐”。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都为歌咏运动提供组织上的支持,资助战区服务团和流动演剧队,为音乐家在后方宣传其艺术作品提供了渠道。到了30年代末,由于国共统一战线出现裂痕,参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主要音乐家纷纷投奔共产党的根据地。他们为新四军和八路军创作的歌曲,与共产党本身的宣传机构相得益彰,使其作品传遍了共产党军队的上上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