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外交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可以为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提供智力支持;有助于化解因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而在中国外交实践和研究领域引发的价值困惑,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行为的理解和支持,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道义感召力,并有效应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施的“价值观外交”。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对中国外交核心价值观展开专门研究,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2013年发表的题为《坚持正确义利观 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外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3年9月10日)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中国外交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但在此后的文章和讲话中,他未再使用。这一事实可能影响了中国学者对该问题的关注程度。笔者曾用“中国外交核心价值观”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搜索,结果均为零。仅有少量成果聚焦中国外交价值观问题,并就其基本内涵、思想来源、构建路径以及如何践履等主题,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和研究思路,参见《伦理与价值:当代中国外交的困惑》,《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阎学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与合作共赢的外交原则》,《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1期;俞新天:《中国价值观的世界意义》,《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4期;王红续:《新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与战略选择》,《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李景治:《试析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0期;郭学堂:《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的价值回归》,《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为开展中国外交核心价值观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