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共享经济的特点及其风险优化——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视点

作者: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909.26 KB
报告字数:
10166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与当代社会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与共享相关的交易和经营活动古已有之,但共享经济则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借助互动式网络平台,实现了物品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致力提升资源利用及配置效率,将存量资源转化为增量价值。我国的共享经济实践大致可分为萌芽阶段(2008年之前,出现了一些知识分享网站)、起步阶段(2009~2012年,大量涌现渗透人们生活领域的分享型企业)和快速成长阶段(2013年以来,从本土化创新走向全球化进程,如ofo共享单车)。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据统计,2015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9560亿元(占当年GDP的2.8%),2016年达到34520亿元(占当年GDP的4.7%),2017年达到49205亿元(占当年GDP的6%)。预计未来几年,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仍将保持40%的高增长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将共享经济作为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的重要领域之一。深入剖析共享经济的特征、运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对我国共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共享经济共享企业风险优化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共享经济的特征及其社会影响
  • (一)从本质属性层面来说,共享经济在权属关系、交换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
  • (二)从具体运行层面来说,共享经济在生产模式、服务模式、商业模式以及劳动模式等方面也凸显出新特征
  • (三)共享经济的社会经济影响
共享经济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 (一)出现共享市场的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
  • (二)导致共享产品及服务的负外部性问题
  • (三)具有劳动保障缺位和收入分配失衡风险
  • (四)存在法律制度及安全监管漏洞
共享经济的优化策略
  • (一)引导共享经济供给侧改革,优化共享资源供需匹配
  • (二)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防止平台资本垄断利润
  • (三)完善法律监管体系,确保共享经济稳定发展
  • (四)健全社会信用机制,营造共享经济良好运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