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重叠共识”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与限度

作者:
裴学进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005.63 KB
报告字数:
14815字
所属图书:
价值论研究(2018年第2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联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简要梳理“重叠共识”理论的基本内涵:全体公民是“重叠共识”的主体,内蕴着“异中求同”的思维方式,达成共识是由低到高逐步深入的持续过程。透视了借鉴“重叠共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体基础:民众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塑而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日益增强。结合国情,侧重阐释了其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启示:在丰富对“人民”内涵的理解中坚持人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有序运用“异中求同”的思维方式来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始终坚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格在不断寻求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共识与信仰的持续过程中。并指出借鉴“重叠共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守的边界与限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为旨归;坚持以注重结合和有力补充为行动准则;等等。

关键词:

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叠共识”

作者简介:

裴学进:裴学进,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价值观方面研究。

文章目录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中“重叠共识”的基本内涵
  • 1.全体公民是“重叠共识”的主体
  • 2.内蕴着“异中求同”的思维方式
  • 3.达成共识是由低到高逐步深入的持续过程
·借鉴“重叠共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体基础
借鉴“重叠共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指向
  • 1.在丰富对“人民”内涵的理解中坚持人民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
  • 2.有序运用“异中求同”的思维方式来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3.始终坚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格在不断寻求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共识和信仰的持续过程中
借鉴“重叠共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边界与限度
  •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2.坚持以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为旨归
  • 3.坚持以注重结合和有力补充为行动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