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学派”的构建与发展:学术话语和学科建设

作者:
郭锐 郭婷婷
出版日期:
2019年8月
报告页数:
46页
报告大小:
1.37 MB
报告字数:
25586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道路与智慧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观于构建和发展“中国学派”的呼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可以说,推动构建和发展“中国学派”,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也是一个时代性命题和新时代课题。中国学术界应立足于国家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长远前景,从学术话语的角度、学科建设的高度,形成以学派成长为本体、以确立和提升学术话语及加强和繁荣学科建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新格局。从而更好地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让世界各国更好地理解中国模式、认同中国表达、接受中国方案,开创中国和平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关键词:

中国模式学科建设中国学派学术话语

作者简介:

郭锐:男,1978年10月生,法学博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地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朝鲜研究所、韩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图们江分会(吉林省图们江国际合作学会)理事,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员;首批“吉林省高校科研青苗人才”人选,吉林大学首批“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阶段)入选者。研究方向为东亚安全与军备控制、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朝鲜半岛问题、当代中国外交、跨境公共危机治理。近年来,在SSCI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或以子课题负责人身份参与2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的重大、重点或一般项目。

郭婷婷:郭婷婷,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外交、大国关系。

文章目录
“中国学派”的开创:时代性命题与新时代课题
  • (一)中国特色的根本诉求
  • (二)中国模式的理论阐释
  • (三)中国问题的现实关切
学术话语权与“中国学派”的发展
  • (一)理论引入转化为理论再造的能力
  • (二)中国特色国家建设的学理诠释
  • (三)中国问题与问题中国的理论争辩
学科建设与“中国学派”的未来发展
  • (一)基础在学人
  • (二)关键在学派
  • (三)情怀在学脉
  • (四)自信在学理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