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文化世界范式的历史演进——文化世界总体意义的生成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2月
报告页数:
54页
报告大小:
1.06 MB
报告字数:
48132字
所属图书:
文化世界的意义结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书中指出,所谓科学范式,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为研究者群体提供样板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普遍公认的科学成就”Thomas S.Kuhn,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3rd Edi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p.10.。库恩在两个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范式”这个概念:第一个意义是“存在的基质”,是某个特定科学共同体的共有物(common possessions),具有模式、模型的意义;第二个意义指范例或通例,它使某个特定的研究传统得以形成。在库恩看来,范式就是公认的模型、共同的信念以及样板或范例,范式高于科学总体和普遍法则,范式统治科学并决定科学革命。我们认为,范式也是一定的普遍法则,总体法则和普遍法则也是一定的范式,范式革命的实质就是新法则代替旧法则,新范例代替旧范例。范式或范例与科学法则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新旧之分。库恩的范式理论主要指科学范式,没有涉及存在或历史文化范式,后者更复杂丰富。在科学面对恒久的自然界及自然属性不变的意义上,可以说科学革命就是范式的革命,但是文化世界就不同了,即文化世界范式或文化理论范式的革命首先是文化世界存在的革命,文化理论范式革命并不就是文化理论范式的革命,它需要文化世界的现实历史和事实的革命,因为文化世界的结构是变动不居的,不像自然结构那样恒定。不同的人从古至今都面对一个自然界的太阳、星星、地球、原子、场、夸克等,而不同时代的人却面对不同的文化世界,有文化世界范式的革命才有文化理论范式的革命,这一差异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我们常说的社会科学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生活世界直接息息相关,自然科学则无直接的相关性。但是科学范式理论革命或科学范式革命,实际上也依赖发现的新的对象和自然结构,也不仅仅是科学意识形式的革命。

关键词:

文化世界范式工作世界生活世界文化社会生活文化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文化世界的最初或发端是工作世界
·吃穿住行性:日常生活文化的生成
·权力与宗教:国家生活的文化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