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构建中国特色妇女理论体系的路径探究:倾听与发现

作者:
张李玺 李慧波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1.23 MB
报告字数:
7912字
所属图书:
新发展理念下的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其构建过程中,如何深入挖掘中国本土的国情与文化,坚持中国妇女研究不脱离本土,不脱离历史,不脱离基本立场,不脱离实践,坚持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当前妇女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妇女发展虽然受到性别制度及宏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历史不能因此而忽视妇女的主体性,妇女研究应再现妇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贡献。口述史具有“真实的”“有声音的”“能够使历史情境再现”等特点,成为实现这个目标贴切而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性别平等妇女发展妇女研究中国实践中国特色妇女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张李玺:博士,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理事,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妇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出版《角色期望的错位:婚姻冲突与两性关系》等专著,主编《中国女性社会学:本土知识建构》《倾听与发现:妇女口述历史丛书》等,发表《从社会性别视角观察“二孩”新政》等论文多篇。

李慧波:博士,山西左权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师从梁景和教授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现工作于中华女子学院图书馆。学术成果主要有《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第3辑)、《是谁动了我们的婚姻——反观20世纪50年代的婚姻和家庭》、《关于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概念问题的思考》、《社会、文化与生活的探析》、《“历史都是文本”之我见》、《汉唐间净土信仰研究》、《略论中晚唐时期的弥陀净土信仰》、《魏晋南北朝之集书省述略》等。

文章目录
为何“倾听”&有何“发现”
  • (一)为何“倾听”
  • (二)有何“发现”
构建中国特色妇女理论体系的几个基本原则
  • (一)妇女研究不能脱离中国本土
  • (二)妇女研究不能脱离历史
  • (三)妇女研究不能脱离基本立场
  • (四)妇女研究不能脱离中国实践
·“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