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治思想及实践探析

作者:
何志鹏
出版日期:
2019年8月
报告页数:
70页
报告大小:
1.62 MB
报告字数:
43145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道路与智慧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时代的中国国际法治思想是在21世纪中国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稳步发展,从而在世界格局中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以及世界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一种新的发展动力这双重趋势的促动之下形成的制度思想与文化观念。这种国际法治思想从传统的中国理念文化中诞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思想和国际法认知有着非常清晰的继承关系,但是又积极汲取了世界各国关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优秀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之下,酝酿成为一种彰显中国特色、维护中国利益、促进世界进步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以独立平等为底线和起点,以文明多样共存为交往原则,以公正有效为行为方式,以互利共赢为最终目标,鲜明反映而且主动引领国际社会状态的新格局,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念、新方案,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一带一路”的倡议充分保证了参与各方的独立自主,努力促进合作机制的文化多元性,渐进塑造着公平妥善的区域交易规则,积极营造开放共享的国际经济交往环境,因此是良好的、理想的国际区域经济法制框架。当然这种框架和构想仍然在实施的初级阶段。还应当谨慎,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轻率冒进;在相关法律机制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同时要充分重视相关国家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实质行动,通过合力来达到协同共进、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国际法治思想

作者简介:

何志鹏:1974年生,黑龙江省双城市人。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法基本理论、人权理论、法学教育问题。现阶段着重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分析国际法治的基本问题。已出版专著4部、主持翻译著作4部、合作著作与教材14部、主编学术文集2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文章目录
·导论
国际法治思想的中国智慧
  • (一)国际法治语境下“中国”的含义
  • (二)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特殊性
  • (三)世界与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的际会
中国国际法治思想的资源基础
  • (一)近现代中国的历史经验
  • (二)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 (三)西方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优秀部分
  • (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国际法治思想的形成
  • (一)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治思想的立场继承
  • (二)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治思想的倡议发展
  • (三)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治思想的理念创新
中国国际法治思想的主要维度
  • (一)强调主权独立,反对干涉侵略
  • (二)尊重人格平等,倡导文化多元
  • (三)引领公正实效,反对清谈空想
  • (四)推进互利合作,寻求共建共赢
中国国际法治思想的实践探索:“一带一路”倡议
  • (一)充分保证参与各方的独立自主
  • (二)努力促进合作机制的文化多元
  • (三)渐进塑造公平妥善的交易机制
  • (四)积极营造开放共享的交往环境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