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许青云

  • 机构:
  • 简介:

    曾任驻马店地区行署副秘书长,汝南县县长,新蔡县县委书记,驻马店市教委主任,驻马店师专和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先后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以及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等发表文章及评论15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承担及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荣获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社会科学规划二等奖7项。曾荣获中共河南省委优秀党务工作者、科技部先进工作者称号。

  • 图书
  • 文章
  • 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许青云 主编 ; 赵志勋张晓东朱忠良李妲 副主编 2018年02月出版
    探索如何实现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与党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密切联系群众从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保持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光荣传统,到不忘初心、人民是党的根基,上升到立党治国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对于充分尊重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价值,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进程中,课题研究对于从严治党、反对“四风”、全面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从党和国家层面探索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制度框架建设,提出如何实现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制度建设与创新思路和对策,促进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国家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基层民主治理“接地气”有机结合,通过实证分析研究,解决基层民主治理突出问题,对于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成果的价值在于,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提出了基层民主治理能力现代化、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制度框架与大体构想、若干思路,形成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建设与创新具体制度,在实践层面解决基层民主治理重大课题。
  • 新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现实意义
    2018年02月 出版
    本文描述了新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一、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变迁的要求;二、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是中国共产党开发执政资源的重要途径;三、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 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理论的形成逻辑
    2018年02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理论的形成逻辑,主要包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二、党密切联系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三、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提出和确立。
  • 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2018年02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主要包括:一、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基本内涵;二、党内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基本制度;三、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制度外延;四、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制度常态化。
  • 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关联
    2018年02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主要包括:一、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二、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三、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四、基层治理现代化助推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进程。
  • 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证调查
    2018年02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证调查,主要包括:一、调查过程及结果;二、典型案例;三、实证调查总结。
  • 基层治理现代化维度下完善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策略
    2018年02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维度下完善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的策略,主要包括:一、基层治理现代化群众利益诉求维度下完善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二、多元政治参与维度下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策略研究;三、基层治理现代化维度下完善党密切联系群众宏观制度构建;四、基层治理现代化维度下微观推进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五、基层治理现代化维度下推进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长效化。
  • 通过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2018年02月 出版
    本文介绍了通过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主要包括:一、通过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通过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健全基层参与制度;三、通过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四、通过党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