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宋彦峰

  • 机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简介:

    管理学博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组织与制度、贫困治理,近年来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独著和合著学术著作4部,获省部级奖1项,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课题2项,完成的研究成果进入决策或被省领导肯定批示9项。

  • 图书
  • 文章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河南路径
    刘依杭宋彦峰 副主编 ; 陈明星 主编 2021年06月出版
    本书着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在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党中央相关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河南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主要模式、进展成效、经验启示等,深入探讨河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路径,为推动中原更加出彩、探索走出农业大省全面建设现代化强省之路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 河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2)
    李同新 主编 ; 宋彦峰 陈明星 副主编 2021年12月出版
    本书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深入系统地分析了2021年河南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特点,对2022年进行了展望,实证测度了河南省各省辖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态势,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和探讨了新时期河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思路和对策。本书的总报告对2021~2022年河南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本书的评价报告对河南省各区域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本书的乡村振兴报告,主要围绕推进县域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种业强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绿色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展望,从不同角度探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着力点、发展路径和对策。本书的乡村建设报告,主要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推进乡村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发展对策。
  • 河南农村金融发展与支持乡村振兴路径研究(2018~2019)
    2019年12月 出版
    本文介绍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既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坚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资金保障。
  • 2018年河南省农民合作社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协同研究
    2019年12月 出版
    本文介绍农民合作社具有规模经济、资源聚集、益贫等功能和优势,这能够使其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成为保障农民发展权益和主体地位的理想载体。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需要以合作社为抓手和衔接载体,一方面发挥合作社在保障粮食生产、助力公共服务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 2014~2019年河南省农村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0年12月 出版
    本报告在分析河南省农村金融业发展现状的同时,对河南农村金融业在发展中存在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进行分析,明确农村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方向。同时,结合河南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提出农村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并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金融科技应用、发展多层次融资体系、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议。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2021年06月 出版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驰而不息重农强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工程,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并将继续引领“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 2018~2020年河南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及对策研究——以焦作市为例
    2020年12月 出版
    本报告以焦作市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例,探讨其近年来在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做法、经验和典型模式;同时也以焦作为例揭示了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认识不到位、村集体经济薄弱、农经管理队伍薄弱等问题,并提出要在深化对改革的认识、完善配套建设、大胆创新尝试、做好与农村其他领域的衔接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纵深化。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2021年06月 出版
    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阶段。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既要看到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也要看到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71703430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0年1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来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二者在基本目标和要求上有着内在的兼容性、互补性,但在作用对象、贫困瞄准、施策方式等方面则有着明显差异。因而,二者有效衔接既具有必要性、紧迫性,又有可行性。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71703431
  • 河南推进脱贫攻坚的历程与实践
    2021年06月 出版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扶贫脱贫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扶贫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省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 河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与战略意义
    2021年06月 出版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扶贫脱贫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过8年持续奋斗,举全省之力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彰显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 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锻造脱贫攻坚精神
    2021年06月 出版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中国的脱贫攻坚,不仅取得了物质上的丰硕成果,也凝聚了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2021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强调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是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我们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动力。
  • 河南推进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2021年06月 出版
    乡村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也是河南最大的省情。“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可以说,乡村兴则中国兴,乡村兴则河南兴。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是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河南工作总要求的使命担当,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南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对于实现河南由农业大省到现代农业强省的历史性转变,夯实中原更加出彩的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