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王泗通

  • 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 简介:

    社会学博士,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社会治理。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结构性困境及出路
    2022年03月 出版
    生活垃圾分类已是践行城市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对资源再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就我国垃圾分类发展历程而言,尽管已历经自由探索阶段、国家政策推进阶段、强制分类阶段三个阶段,但仍然面临末端不通推前端、缺乏有效制约措施、社区力量单一、社区居民参与度低等结构性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末端处置技术和分阶段推进前端源头分类、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手段和应用智能技术强化监督、有序引导物业参与垃圾分类和探索购买垃圾分类社会服务、充分发挥社会文明引领作用和提升居民垃圾分类责任意识等建议。
  • “以竹代塑”的市场前景、潜在问题及展望
    2025年02月 出版
    “以竹代塑”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解决塑料过度使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竹子作为绿色、低碳、环保的生物质材料,有力地推进了“以竹代塑”产业的发展进程。但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以竹代塑”产业仍存在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市场秩序较为紊乱、公众消费行为相对不足、核心技术创新较为匮乏等潜在问题,严重影响了“以竹代塑”产业体系的形成。由此提出政府重视开辟发展新道路、市场聚焦激活产业新动力、社会突出助力消费新风尚以及技术关注数字赋能新动能的未来政策取向,以真正促进“以竹代塑”产业体系的形成以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垃圾分类智能化的政策动向、潜在风险及其治理策略
    2023年05月 出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化逐渐成为破解垃圾分类困境的重要手段。就垃圾分类智能化政策动向而言,垃圾分类智能化正朝着辅助居民深度参与垃圾分类、助力政府精细垃圾分类管理以及实现社区精准指导垃圾分类三个方面发展。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垃圾分类领域表现出较高价值的同时,也出现了居民重要信息泄露、基层自治空间不断压缩以及社会结构可能解组的潜在风险。由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增强居民智能化风险感知能力、构建多元主体协作化解智能化风险机制、推进规避智能化风险政策实施等防范垃圾分类智能化潜在风险的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