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吴根友

  • 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简介: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明清哲学、先秦道家、中国政治哲学、比较哲学。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中国传统“义”德与义利之辨论纲
    2020年12月 出版
    中国传统哲学的“义德”与“义利之辨”主要指向道德、伦理生活领域和政治学领域。先秦儒家以孔子提出的“义以为质”为基本精神,奠定中国传统义利之辩的道义论基础,孟子、董仲舒及宋明理学诸子继之。荀子及后世陈亮、叶适、李贽等功利学派强调协调义利关系,提出“义利双行”“以利和义”。民间对侠义的追求则体现出对社会正义与公正的向往。明清以降,传统义利关系向现代理论形态转型,顾炎武、黄宗羲等通过对“公私”问题的辨析,辩护个私、私利的正当性,在道德伦理和政治领域冲击着传统道义优先论。晚清学者继承明清启蒙学说,坚持“义利统一”,并结合平等、自由、博爱等现代思想观念,对义利、公私问题有新的表达。
  • 百年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辩证法
    2023年10月 出版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于“两个结合”问题,又作出更为深刻的系统化阐述。“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而且在具体方法上找到了二者结合的“契合点”和“互相成就”的方式,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当代复兴,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